苦菜的功效:
苦菜性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的功效。用於治痢疾、黃疸、血淋、痔瘺、療腫等。
《滇南本草》載"涼血熱,寒胃,發肚腹中請積,利水便。"
《本草綱目》載"治血淋痔疹"。脾胃虛寒者忌食。
補血保健:苦菜中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以及鉀鹽、鈣鹽等
對預防和治療貧血病,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消暑保健有較好的作用。
清熱解毒:苦菜中含有蒲公英醇、膽鹼等成分,有較強的殺菌作用
對黃疸性肝炎、咽喉炎、細菌性痢疾、感冒發熱及慢性氣管炎
扁桃體炎等均有一定的療效。
預防癌症:苦菜水煎劑對急性淋巴病型白血病急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血細胞脫氧
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還可用於預防宮頸癌、直腸癌、肛門癌症。
苦菜的作用:
苦菜又名苦苣、天香菜等,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野生苦菜生長。
紅軍長征時,常以苦菜充飢,後來被譽為「救命菜」、「長征菜」。
因其帶有苦味,有開胃口、助消化的功效。事實上,苦菜的功效還不僅如此。
苦菜的禁忌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用時要加紅糖。苦菜有很多種
其中以紫花苦菜對人最為有利,對於膽囊炎、胃炎有很好的療效。
紫花苦菜原產地位於江蘇省東北部的灌南,紫花苦菜的生長條件要求苛刻,
必須滿足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水充沛的要素。
苦菜的形態特徵
苦苣菜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根圓錐狀,垂直直伸
有多數纖維狀的鬚根。莖直立,單生,高40-150厘米
有縱條棱或條紋,不分枝或上部有短的傘房花序狀或總狀花序式分枝
全部莖枝光滑無毛,或上部花序分枝及花序梗被頭狀具柄的腺毛。
基生葉羽狀深裂,全形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或大頭羽狀深裂
全形倒披針形,或基生葉不裂,橢圓形、橢圓狀戟形、三角形
或三角狀戟形或圓形,全部基生葉基部漸狹成長或短翼柄
中下部莖葉羽狀深裂或大頭狀羽狀深裂,全形橢圓形或倒披針形
長3-12厘米,寬2-7厘米,基部急狹成翼柄,翼狹窄或寬大
向柄基且逐漸加寬,柄基圓耳狀抱莖,頂裂片與側裂片等大或較大或大
寬三角形、戟狀寬三角形、卵狀心形,側生裂片1-5對,橢圓形,常下彎
全部裂片頂端急尖或漸尖,下部莖葉或接花序分枝下方的葉與中下部
莖葉同型並等樣分裂或不分裂而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且頂端長漸尖
下部寬大,基部半抱莖;全部葉或裂片邊緣及抱莖小耳邊緣
有大小不等的急尖鋸齒或大鋸齒或上部及接花序分枝處的葉
邊緣大部全緣或上半部邊緣全緣,頂端急尖或漸尖,兩面光滑毛,質地薄。
狀花序少數在莖枝頂端排緊密的傘房花序或總狀花序或單生莖枝頂端。
總苞寬鍾狀,長1.5厘米,寬1厘米;總苞片3-4層,覆瓦狀排列
向內層漸長;外層長披針形或長三角形,長3-7毫米,寬1-3毫米
中內層長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8-11毫米,寬1-2毫米
全部總苞片頂端長急尖,外面無毛或外層
或中內層上部沿中脈有少數頭狀具柄的腺毛。舌狀小花多數,黃色。
瘦果褐色,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倒披針形
長3毫米,寬不足1毫米,壓扁,每面各有3條細脈,
肋間有橫皺紋,頂端狹,無喙,冠毛白色,長7毫米,單毛狀,彼此糾纏。花果期5-12月。
以上資料取自網路